博湖县乌兰再格森镇2024年度书记述法报告
乌兰再格森镇党委书记张国晋
根据工作要求,现述法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坚持以学为先,法治建设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清晰。我镇将法治建设工作作为党委重要议程,组织召开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工作会议2次,细化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党组织配合抓的良好局面。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领导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订购法治报刊辅助读物,组织研讨《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论述》及法律法规4次,带头讲法治课2次,参与法治培训3场次,参加“法治讲堂·逢九必讲”11次,累计受教干部140人次。组织3名执法人员参加各级法治专题培训、考试,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有效提高,法治理念树得更牢固。
(二)强化法治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有效。推动镇人大、政府依法依章履行职能,开展宪法宣誓2次。深入运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坚持决策前广泛征求意见、组织论证和集体决策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强化合法性审查,全年参与政府决策26次,协助我镇化解信访案件1起,依法依规开展项目建设和土地流转承包等工作成为刚性约束。将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同“干部作风专项整治”有机结合,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督促五办五中心、各村“依法照单履职”,让责任法定化。走访联系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和相关法规20余次,配合行业部门执法检查15次,为依法办企、依法经营提供法治化保障。不断健全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完善政务服务及公开制度,以法治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全年完成政务服务12300余件次,实现“民主法治示范村”全覆盖,持续筑牢乡村治理之基。
(三)凝聚法治精神,和谐稳定的法治根基更加巩固。积极探索优化解纷布局,在法治+自治基础上完善“警司景网”联动机制,让司法服务向前一步。利用“西海联调吧”“情暖西海”等调处点化解矛盾纠纷120起,涉及财物57万余元;解决困难诉求440件,调解涉诉纠纷2起,形成“软法治理”格局。深化“八五”普法,开展“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法规宣传活动20余场次;依托网格化入户宣传《民法典》等法规300余场次,受教群众21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300余份,组织12名法律明白人参加培训2场次。将“去极端化宣传”与法治讲座有机融合,覆盖500余名群众,通过发声亮剑、揭批悔过等方式提升遵法守法意识,在法治宣传与村规民约的结合下,社会治安持续向好,乡风民风不断转变。
二、亮点做法
(一)多元驱动的“圈层融合”,提高法治“精度”。构建基层治理“体系链”,以建立专业人群“破圈”互动制度,突出“就地就近就快”理念,构建起以诉调中心为支撑,红色驿站、情暖西海调处点、西海联调吧为基本面“1+3”解纷布局,从防范化解各类纠纷向“防前端、治未病”转变。推动法律服务“层级”联动。在景区全覆盖划分7个法治“微网格”,18名“蒲公英”志愿者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实现法律咨询、各类纠纷快速化解,通过快调机制,调解率和满意度明显提升,让群众感切实感到安心、暖心、舒心。
(二)一触到底的“职能融合”,增强自治“力度”。坚持问策于“法”,持续完善各类制度。研究制定《乡村文明实践积分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乡村治理清单制》《积分考核细则》《村规民约》等实用性规章制度,3个村依托法治示范村、人大代表联络点、文明实践站等载体开展法治讲座,为乡村振兴搭上法治文化建设的快车道。镇村两级创建网格化纵向管理与五办五中心横向联动的矛盾化解体系,广泛吸纳法治服务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三)双向发力的“资源整合”,增强法德共治“密度”。凝聚基层治理要素,打造法治服务“共同体”。一方面,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营造“指尖普法”氛围,依托新疆智慧普法平台依法治理云平台和法治新疆、法治巴州公众号开展在线学法、智慧普法,积极利用线上资源开展法治服务,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法在身边”。另一方面,引导威望高、懂法律、善调解、明情况的老干部、老党员,发挥“头雁效应”,让各族群众成为法治参与者、德治受益者,互融互促,不断厚植群众“法治沃土”。
三、问题短板和下一步工作
(一)落实学法“第一议题”针对性不强。会前学习法律知识内容较为单一,未能贴合基层工作实际开展《民法典》、《婚姻法》等内容的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学用结合不紧密。
(二)法治宣传合力还未形成。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人力、物力投入不够,日常普法主要依靠派出所、司法所等专业力量,未能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工作格局,深度教育的实际效果成效不足。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以“法”“治”两条轴线,将法治建设抓得实不实、好不好,作为检验“四个意识”树得牢不牢、“两个维护”践行到不到位的“试金石”,推动法治建设展现新局面。二是以全面推进法治服务保障供给为重点,发挥党委领导的体制优势,坚持将法治建设纳入全镇重点工作,在法治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短板,及时召开专题推进会,化解各类问题。三是持续推进法治建设,准确把握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化法治建设的责任人职责,把优化人才培养、紧抓法治培训、法律宣传、警示教育作为完善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