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2024年博湖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商工局围绕贯彻实施《博湖县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任务分解方案》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工作,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法治建设责任。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措施,明确各股室在法治建设中的职责,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股室负责人协同抓的工作格局,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法治意识。一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年内,我们组织了3次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和5次政治理论专题学习。专题学习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和县委历次重要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7次,政治理论学习23次。认真抓好自学、专题辅导和集体交流研讨,切实做到真学、真悟,提升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落实会前学法制度。主要负责人结合重大决策会前学法10次,行业系统法律法规学习4次,面向基层群众和服务管理对象带头讲法治课1次。三是参加自治区“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法治培训15次,利用周一升国旗普法宣讲6次,深入企业讲法13次,融媒体法治宣传1次,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建设法治博湖的生动实践。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确保清欠目标任务持续推进。为强化公共政策兑现和履约践诺工作,提升政府公信力,商工局加大清理拖欠中小企业欠款力度,2023年7月,博湖县共计摸排拖欠企业账款3项4453.5万元,截至目前,累计清偿4453.5万元,完成清偿率100%,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履行承诺和兑现践诺的公信力。
(四)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一是实地调研与走访。深入企业实地考察50余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查看各类安全情况资料,与企业管理层及员工交流,全面掌握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和潜在风险。二是法律法规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和行业特点,协调司法局组织律师赴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5次,单位领导去企业讲法11次,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员工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三是不重复检查企业。有商工局统筹规划检查,构建跨部门协调机制,汇总各部门涉企检查事项,统一排期、整合计划,避免多部门短期内频繁上门,有特殊情况检查需向商工局报备,确定差异化检查频次与重点,高信用优质企业减少例行检查。
(五)及时调整完善权责清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自治区36条具体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2023-2027年)和民营企业培优工程,健全“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环境。强化民营经济要素保障,建立“小升规”企业名录库,做好“小升规”企业生产运营的运行监测、困难帮扶,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做精做强。优化惠企政策兑现流程,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应享尽享”,实现资金兑现直达企业。不断拓展延伸辣椒产业链,利用936万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增设辣椒粉生产线、烘干流水线等5条生产线,扩大博湖农特产品附加值。
(六)推动政府机构职能协调高效。一是清欠目标任务持续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巴州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各项安排,积极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各项工作。2023年7月,共计摸排拖欠企业账款3项4453.5万元,截至目前,累计清偿4453.5万元,完成清偿率100%。二是助企纾困。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诉求,目前已帮助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回款难度等困难问题30件。
(七)推动全面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责任。一是推动商业创新职能。鼓励工业企业依法开展创新活动,对创新型企业模式、技术、融资给予政策支持与引导,提倡企业依法创新创造更多优质岗位,季节性吸纳就业300余人。二是建立“小升规”企业名录库。做好“小升规”企业生产运营的运行监测、困难帮扶,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做精做强,目前培育了博湖县隆源木业有限公司和蓝翔食品水产有限公司2家企业升规。
(八)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管。建立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协调机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学习1次,建立规范性文件台账1个,清理规范性文件2个,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
(九)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认真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在涉及重大项目审批、招商引资框架协议等2项业务过程中,法律顾问均提前介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有效避免了潜在法律纠纷。
(十)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一是建立纠错问责机制。决策实施中发现失误,依问题严重程度,责令纠错、暂停执行或调整完善,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依规依纪追究过错方责任。二是规范决策程序监督。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步骤,全程留痕记录,对违反程序、擅自拍板等行为重点追责。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反馈。将追责情况与绩效考核、职务晋升挂钩,公开通报典型案例或运用第一种形态,总结教训。
(十一)健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制度。一是健全领导机构与办事机构。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应急管理工作组,下设应急办公室,明确各自职责,负责突发事件的领导指挥与具体工作落实。二是明确责任分工。清晰界定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的具体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情况。三是建立应急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把握突发事件迹象,同时建立预警制度和发布机制,严格信息收集、分析、汇报制度,确保预警及时准确。
(十二)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综合能力。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抓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牵头制定全县餐饮燃气安全培训方案,并制作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书800份、燃气操作明白卡600份、餐饮经营单位自查表600份。围绕燃气安全、消防安全、燃气具安全等知识为4乡3镇餐饮商铺进行全覆盖宣讲培训,与消防、市监、应急、燃气公司等单位开展13轮燃气安全检查,引导餐饮企业积极安装灶具熄火保护装置。共开展培训7场、参训餐饮企业及个体共206家次,张贴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书、燃气操作明白卡206份,上墙率100%。
(十三)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一是单位成立专门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并在政府网站上公开举报电话,对于受理的信访事项,组织专人进行调查核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出公正合理的处理决定,在规定的时限内将处理结果答复信访人。2024年共收到快递投诉案件5起,企业矛盾纠纷案件3起,都已得到解决。二是受理“清欠登记平台”申诉。“清欠登记平台”是国家面向全国中小企业反映跨省区拖欠问题和情况的登记(投诉)渠道,该平台主要受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违约拖欠中小企业货物、工程、服务等款项的登记(投诉)。2023年7月收到平台投诉拖欠企业账款3项,目前已全部清偿,清偿率为100,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十四)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取得新成效。一是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认真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做好“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抓住“关键少数”,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能力。二是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重大事项决策会前学法、“一把手”讲法等制度,落实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工作,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年终述职内容。三是加强企业法治教育。全面落实《企业法治教育大纲》《关于进-步提升企业法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意见》,以及规定的法治宣传教育任务,深入企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旧换新政策等宣传50余次,提升了各族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十五)汇聚行政机关监督合力。认真办理提案。深入研究人大、政协委员提出的4条提案,认真研究内容,找准问题关键,办理过程中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办理工作,提高代表委员的满意度,做出依法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十六)健全府院、府检联动工作机制。一是鼓励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活动70余次,对全县工业企业设备更新需求进行全面摸排,已摸排8家企业欲更新设备63台(套),更新资金需求达2亿元。二是支持罄玉酒庄生产车间设备技改项目,协助申请到位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万元。帮助隆源木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享受2024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5万元。目前产业园已加工辣椒制品3000吨,完成销售2500吨,销售产值达3480万元。
(十七)全面主动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将商贸流通领域的规划、项目申报、政策扶持等相关信息在政府官网公开,让各类市场主体清楚知晓机会和要求,方便企业按需准备申报材料,使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公平、有序。二是及时公布对外贸易、招商引资等方面政策动态,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发布本地重点招商项目清单,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合作。
(十八)加强法治人才培训。为认真落实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商工局依托新疆干部网络学院、法宣在线平台、主题党日活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法律法规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单一。虽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但在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和员工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被动接受的情况。
(二)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还不够紧密。在处理一些涉及多部门的复杂问题时,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协调联动不够及时高效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制作发布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的法治宣传短视频、动漫等,提高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不同企业类型和受众群体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精准化的法治培训,增强企业和员工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二)完善部门协同配合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常态化的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商务工业领域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提高法治建设工作的整体效能,为博湖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