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博湖县残疾人联合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履行“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坚持把普法工作与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紧密结合,提升残疾人法律意识,维护其合法权益,为建设法治博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普法组织领导。县残联坚持把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作为落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重要举措来对待,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成立了由残联理事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做到责权清晰,分工明确。普法宣传工作与残联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为高质量推进普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法律法规学习。组织全体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残联领域各项政策法规,提高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素质和能力。以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法治理论知识和案例学习活动,并积极组织参加线上普法答题和法治考试。加大了全体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积极性。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日常,融入残联各项工作。
(三)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宪法宣传周、全国爱耳日、全国助残日、全国残疾预防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单位干部职工深入乡镇村、社区对残疾群众开展残保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发放宣传单6700余份,解答残疾人法律问题200余次。提高了残疾人学法、懂法、用法和守法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普法大格局。通过网络、线下宣传等方式开展惠残政策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浓厚氛围。
(四)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一是结合县残联工作实际,把法治社会宣传工作融入到各项残疾人工作中,在落实各项惠残助残政策中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二是维护残疾群众合法权益,以博湖县法律援助中心驻残疾人联合会工作站为依托,为残疾人事业行政决策提供法律支持,为残疾群众实施法律援助,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公共法律服务。三是为确保残疾人事业服务事项公开、公正、规范,制定了申报事项流程图,确保了《自治区高效办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业务工作方案》的贯彻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普法资源有限,宣传覆盖面不足。由于县残疾人联合会人员少,没有法律专业人员,普法效果、普法覆盖面受到一定限制,残联工作人员学法的方式方法单一,学法效果不够理想。
二是部分残疾人参与度不高,普法效果不均衡。由于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群体,部分残疾人心理自卑,自暴自弃,不愿意参加普法宣传活动,普法效果不均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宣传范围。2025年,县残联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宪法宣传周、全国爱耳日、全国助残日、全国残疾预防日等节点,加强与教育、卫生等部门的配合,深入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增加普法覆盖面。
二是增强法治观念,带头学法守法用法。重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加强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法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全面落实《自治区高效办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业务工作方案》要求,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服务新模式,实现“残疾人服务”高效办理。